7月7日,中央纪委发布关于新疆"首虎"栗智被开除党籍的通报。通报显示,栗智档案造假,隐瞒本人真实年龄,索取、收受巨额贿赂,与他人通奸等。其中,在中纪委的通报中,"档案造假、隐瞒本人真实年龄"等违纪问题首次涉及。
年龄是人的一项基本信息,在上学、求职等很多场合都需要人们如实填写。按照干部管理规定,干部必须如实向组织填报自己的年龄。然而一些官员,硬是把自己的年龄变成弹簧,能大则大,能小就小,向组织隐瞒自己的真实年龄。作为党的干部,自然清楚隐瞒年龄、档案造假是违反纪律的,可为何还是有不少的官员这么做呢?
究其原因无非是以下几点:首先是牟取私利。在需要年龄大时就改大,需要年龄小时就改小,需要工龄提前时就提前,需要学历高时就改高。一切以个人利益为中心,年龄成了橡皮泥。进而言之,年龄改小,可以晚几年退休,多握几年权柄。年龄改小,也容易被选拔,比如有的地方选拔处级官员、厅级官员都设置一定的年龄硬杠杠,超过了年龄就失去被选拔的资格。其次是违纪成本低,即使造假行为被曝光,相关人员受到的也只是批评、记过等“无关痛痒”的处分。收益高,风险小。如此一来,造假之风便甚嚣尘上。再次是档案管理不够严格。干部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对干部填报的信息把关不严,档案管理部门不认真抽查审核,组织部门选任干部时不严格审查核实干部履历,致使档案造假闯过了一关又一关。
新版的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》明确,“不准涂改干部档案,或者在干部身份、年龄、工龄、党龄、学历、经历等方面弄虚作假。”遏制官员造假,需要加大惩处力度,也需要强化审核力度。不论官员位阶高低,都应严加推敲其档案内容。一要严格如实填报。干部在填报个人信息时,要对自己负责,对组织负责,实事求是地填报自己的信息。干部所在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要严格把关,准确掌握情况,筑牢防止档案造假的第一道防线。二要及时处理造假者。纪律的生命在于执行。档案造假违反政纪,严重者触犯法律,绝不能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。要把纪律挺在前面,及时严肃处理造假者,形成警示效应。三是应建立干部档案数据库并全国联网,即使干部异地交流也能实现查询。扩大干部基本信息的公开化,为社会监督创造条件。同时,加强对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。